小死的第二年,卫家营子人依然在开荒,谷三小的儿子谷美开着链轨车几乎把能开垦的草坡都开垦了。卫家的祖坟在营子后面的山杏树地,谷美开到那里的时候,卫家大大小小的坟堆就妨碍到了他开荒,回营子后就和他爹说了。
谷三小又是太阳落山后去的卫荞麦家。卫荞麦对他依然爱理不理的,谷三小也习惯了,在地上转了两圈说:“你们卫家那坟得迁了。”卫荞麦开始没听懂他说的甚,“迁甚坟?”“山杏树地你们卫家那坟,那里要开荒种地。”
卫荞麦这回听懂了,直接给了谷三小了一句,“那你去找卫家人啊,我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谷三小说:“那你不姓卫啊?”卫荞麦懒的搭理他,说:“你找我爹去。”
谷三小只好硬着头皮去找卫大毛,卫大毛正黑着灯抽烟呢。谷三小先是在饲养房外喊了一声,“三爹。”卫大毛耳朵已经背了,站在饲养房外面喊,他根本就听不见。谷三小只好推门进了饲养房,一边进一边又大声地喊:“三爹!”这回卫大毛听见了。吧嗒了一口烟道:“三小啊。”谷三小仿佛又回到了跟着他爹谷大愣给卫大毛送饭的年代,就是这样黑灯瞎火的,大气都不敢出。
自从卫大毛和他的小老婆被营子人从饲养房带走后,谷三小再没有进过饲养房,他走的挺费劲的,碰了几次墙。卫大毛一再的说:“三小,你慢点,你慢点。”谷三小大声地问:“三爹,你咋不点灯?”“点灯看甚,我一个老汉。”谷三小想想也是。卫大毛已经猜出来谷三小找他有事了,没等他说就问了,“三小,你来有甚事?”谷三小只好说:“三爹,公社让开荒,你家杏树地那坟得迁。”“往哪里迁?”谷三小就说:“山上,公社说了只要是平地一律种庄稼。”卫大毛叹息一声道:“卫家老的老小的小,咋迁。”卫大毛整天憋在饲养房里,还不知道现在已经是人民公社了,他的那些牲口和土地都归集体所有了。谷三小给他讲了半天,他才听明白。谷三小还告给卫大毛说,营子改成谷家围子了。
听明白的卫大毛就问谷三小,“那要是不迁呢?”“那恐怕就得摊平了。”谷三小爱莫能助地道。卫大毛在黑暗中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摊吧,摊吧。”
被摊平的还有郑家的祖坟,因为郑家祖坟在半坡上,而且是块十分向阳的草坡。郑家人和卫家人一样,老的老小的小,根本没有能力去迁祖宗的坟。郑家和卫家所不同的是,郑家已经断了后,年纪最小的郑老根不但不打算迁他家的祖坟,还说爱谁摊谁摊。卫家的香火虽然没有断,可由于地主成分,也都提心吊胆的散成了沙。坡城有卫小宝和卫富,虽然已经恢复了工作,可依然没有从被批斗的阴影中走出来,所以谁都不会站出来,大张旗鼓的把卫家的祖坟从杏树地迁到山上。
谷家围子有句褒贬人的话,上坟找不到墓堆,就说的是卫家人。虽然郑家的坟也被摊平了,可郑家的香火从郑老根那一代断掉了,再没有人到郑家的祖坟烧纸冒青烟了,而卫家有的是后人,每年上坟时就瞅那些杏树,大致估计个位置就跪下磕头烧纸。
卫荞麦一家老小七口人,却没有一个硬劳力,她爹卫大毛已经下不了地了,连炕大的一片庄稼也锄不了了。早几年割地的时候还能跪在地垄里芟庄稼,这几年跪都跪不下了。谷三小为了照顾卫荞麦,把她爹弄成了五保户,由生产队养着。其实卫大毛也吃不了多少喝不了多少了,一顿饭也就吃一个馒头几口菜。卫荞麦的孩子大了,隔几天给他姥爷担一担水。卫天殊和卫天途还小,两人一起挣半个工分。卫金莲虽然大了,却和她娘一样不是劳动的料。一家人冬天有储存的粮食和山药吃,可到了开春就断了粮。卫荞麦隔几天就去地里掏山药瓣子,为了不让生产队发现,她会都走到地当中,然后顺着地垄往土里摸,摸到了就在土里滚滚,把裹在山药瓣子外面的大粪滚掉揣进怀里。揣完之后为了不让人们发现再把掏过的地垄尽量扒拉平,不留一点痕迹。又不敢紧着一垄掏,就这里掏掏那里掏掏,掏十几瓣赶紧回家。
那时生产队春天会组织妇女切山药子儿,为了防止妇女们往回装就有专人看着。卫荞麦也在切山药子儿的行列中,几次她都忍不住想把没切的山药顺着脖子往怀里揣,无奈一点机会都没有。卫荞麦瞅着看她们的那人真想一山药把他撂倒,然后往怀里揣几个山药。
生产队为了防止人们往家里偷拿子种,几乎想尽了一切办法,于是往子种上裹大粪就成了最常用的办法。尽管那样,在种大豆的时候,还是有人偷偷地把裹了大粪的大豆朝袄底襟擦擦放嘴里连皮一起嚼碎吞到肚子里。
卫荞麦白天偷不到山药就夜里去偷,不但偷山药瓣子,还偷大豆。比起山药瓣子,偷大豆的难度可大了许多,大豆埋到土里和石头子一般般大,就算顺着垄沟摸,也未必能摸到手里,大多的时候卫荞麦就小心翼翼地把埋在大豆上的那层土扒拉开,估计着快露出大豆了就用手指轻轻的摸,摸到一颗像大豆的圆滚滚的东西就激动半天,也顾不上摸到的究竟是不是大豆了,急忙揣到怀里,继续摸。
摸完之后依然仔细地把摸过的土地扒拉平,
第六章3(8/10),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